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学习与交流
  5. 详情

传承文化遗产 助推文化润疆

——发挥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中的作用

日期:2024-01-18
来源:王栋梁
【字体: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要工作,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文化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在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让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中充分发挥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克拉玛依具有丰富的石油工业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文化润疆的重要抓手,在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加强新疆历史文物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还历史原貌、用文物发声,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各族群众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北傍加依尔山,南依天山北麓,东濒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群天然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克拉玛依正式拉开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帷幕,同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完钻喷油,成为新中国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克拉玛依建市,1982年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与许多城市相比,克拉玛依市发展历史较短,没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克拉玛依市作为共和国的石油长子,却有着非常鲜明的石油工业特色文化,克拉玛依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石油工业遗产,以石油工业遗产为主要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这些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是克拉玛依的宝贵财富,在讲好克拉玛依故事、弘扬克拉玛依石油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文化润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一)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及分布

克拉玛依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克一号井和新疆第一口油井。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分别为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办公旧址,101窑洞房,英雄193井,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独山子职工子弟学校旧址,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工业遗产保护区(机械制造总公司、物资供应总公司厂区)。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老政府办公楼,克拉玛依友谊馆,油建北村清真寺,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遗址。这13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11处属于石油工业文化遗产。除了这些近现代遗址外,克拉玛依还有细石器遗址、小拐清代遗址等古代遗址。以上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克拉玛依市的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和白碱滩区。

(二)克拉玛依古代文化遗产概况

2010年,在克拉玛依市东南约20千米的玛纳斯河下游干枯河道及附近发现距今7000年的细石器标本,证明克拉玛依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勘探开发,在克拉玛依东南的大拐和小拐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清代时期的生活遗址,遗址区河道纵横,房屋遗址零星散落在河道两边,最大的两处遗址有上百户人家,在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古钱币(总数约1万多枚),这些钱币有些零星散落在地表,从出土钱币的构成来看,主要是以唐代、宋代、清代钱币为主,清朝钱币中有不少新疆本地铸币,主要是清朝政府在伊犁和迪化(今乌鲁木齐)铸造的钱币。从这些出土发现的钱币可以说明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小拐地区已经成为新疆省城通往阿勒泰、塔城的交通要道。

(三)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

2007年4月,克拉玛依的6处石油石化工业遗址(克一号井、采油二厂英雄193井、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独山子职工子弟学校旧址、独山子石油俱乐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旧址)经申报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克拉玛依市文物局牵头制定了《克拉玛依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发布了《关于征寻工业遗产线索的公告》,开始面向全社会征集工业遗产遗物。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克拉玛依市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此次普查,新发现细石器遗址、小拐清代遗址、101窑洞房、独山子油田遗址及6处古墓葬等18处文物点,其中黑油山地窖、101窑洞房、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遗址等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开发的早期工业遗迹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建立档案和标记。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独山子石油俱乐部经自治区文物局拨款得到了维护和修缮。2009年9月,克拉玛依开始筹建新的科技博物展览馆,展出征集的各种石油石化历史文物,通过实物展示克拉玛依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产业链的全过程。2012年4月,以新疆油田公司机械制造总公司和物资供应总公司老厂房为基础拓展开发的克拉玛依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工建造,园区在石油工业旧厂房原址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由工业遗产保护区、中央文化时尚区及综合配套区三部分组成。2015年,克拉玛依对克一号井遗址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打造成以“大油泡”雕塑为核心的特色景区。2020年6月1日,《克拉玛依市石油工业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使石油工业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更合理的利用。2021年12月13日,克拉玛依油田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截至目前,克一号井、101窑洞房、英雄193井、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遗址等已得到有效开发保护,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对外开放。

三、在文化润疆中发挥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作用

(一)加强对保护工业遗产的宣传和教育

公众的关注和兴趣是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最可靠的保证。只有公众认可了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全社会才能对保护工业遗产形成广泛的共识,工业遗产才不会被遗忘、破坏和消亡,工业遗产才能被妥善保护,工业遗产背后的故事才能被有效发掘。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显示,要想获得所期望的公众支持,就要向公众分享工业遗产的知识和故事。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克拉玛依工业遗产在文化润疆中的作用,做好宣传和教育非常必要。

一是加大对工业遗产的宣传力度。对工业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应当进行充分宣传,使公众更多的了解工业遗产的丰富内涵。例如位于白碱滩区的101窑洞房专门建立展厅,收藏藏品298件,真实展现了老一辈石油人工作生活的场面,成为展示石油工业历史发展的重要场所。独山子区将石油工人俱乐部遗址改建为独山子区展览(博物)馆,通过800余张历史照片、300余件文件文献、200件历史实物全方位再现独山子“因油而生、因石化而兴”的百年历史进程。

二是发挥工业遗产的教育作用。近年来,克拉玛依充分挖掘工业遗产资源,将克一号井、中苏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旧址、新疆第一口油井等工业遗产打造成为“新疆黑油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让党员干部在开展党性教育的同时,充分接受石油文化和石油精神的洗礼。克拉玛依各种企业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解说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工业遗产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近年来,克拉玛依市通过组建“油城银辉”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等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各类宣讲260余场次,受众2万余人次。

三是加强工业遗产的文旅融合。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克拉玛依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和丰富的石油工业历史文化,为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独特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克拉玛依市抢抓工业旅游发展契机,充分整合辖区内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将区域内工业遗产串联成旅游线路,打造出红色经典线路、石油工业主题线路、研学体验线路等多条经典旅游线路,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欢迎。以克一号井为代表的石油工业红色旅游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充分挖掘克拉玛依工业遗产中的文化基因

克拉玛依石油工业遗产资源丰富,每一处石油工业遗产背后都有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例如克一号井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钻探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位于独山子区的新疆第一口油井是新疆近代石油工业兴起的标志性遗址,它目睹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岁月沧桑,是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见证。英雄193井是当时全国绝无仅有的高产井,被誉为“王牌井”“英雄井”,朱德副主席曾亲临193井视察。101窑洞房是上世纪60年代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各族石油工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是石油人扎根戈壁、奉献油田的见证。这些工业遗产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是克拉玛依石油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代表了克拉玛依人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应当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并进行提炼概括,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克拉玛依广大干部群众践行和传承石油文化精神。

(三)发挥克拉玛依古代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中的作用

克拉玛依小拐清代遗址发现的为数众多的中国古代钱币,这些都证明了历代中原王朝的钱币是当时新疆地区的主要通用货币,并且曾经在克拉玛依地区流通使用。而这些钱币中包含的清政府在新疆铸造的钱币,更是直接证明了清朝政府当年在新疆的管理和统治。这些钱币虽然铸造年代不同、铸造工艺各异,但都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用古钱币见证历史,在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方面具有一般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钱币作为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更是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和影响。相关部门应注意收集整理克拉玛依出土的中国古代钱币及古代遗址出土的文物,用这些古钱币和文物向社会宣传新疆与祖国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见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实现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的作用。

近年来,克拉玛依在发掘、保护、开发、宣传以石油工业遗产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遗产所展现出的克拉玛依精神和石油精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克拉玛依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今后,克拉玛依将持续深入发掘石油工业遗产及古代文化遗产,构建多角度展现各类文化遗产的格局,全方位助推文化润疆,争做全疆文化润疆的典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委史志办(档案馆))

传承文化遗产 助推文化润疆-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