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带动大产业

——记焉耆县政协机关驻永宁镇新居户村工作队

日期:2023-05-22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清晨,在焉耆县永宁镇新居户村小茴香加工厂房里,工人正忙着将加工好的小茴香分装打包。不远处,村民们正采收玉米。今年,村民们尝试新的种植方式,采取小茴香,玉米套种模式。小茴香卖出了好价钱,玉米也喜获丰收,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居户村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甜菜、番茄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民增收步伐。焉耆县政协机关工作队进驻后,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针对村民增收难点,邀请县农技中心技术员到村对土壤、水质等进行实地勘测。工作队结合勘测数据进行分析,与村“两委”研究后,认为新居户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小茴香。


指导套种技术

小茴香植株矮小、生长周期短,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使得种植起来省劳力、易管理、成本低,并且种植效益高。同时,小茴香适合多种作物套种,可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拓展作物耕种空间,是个一本万利的经济作物。

工作队积极对接,向县农业农村局申报项目,打造100亩小茴香种植基地,鼓励两户种植能手进行试种,定期邀请县、镇农技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施肥、套种等技术培训。经过精心培育,试种后的小茴香长势喜人。

村民开然木·热合曼在种植基地负责作物的管理,看到小茴香种植获得丰收并且市场前景好,他也种了20亩小茴香。

“小茴香管理起来很方便。按照专家的指导,我也把小茴香和玉米一起套种,今年小茴香亩均收入可达4400元,玉米亩均1200元。”开然木高兴地说。

为形成规模提高效益,工作队引进巴州民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到村,村集体提供10亩土地用于建设厂房,促成企业和盛丰源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植、采收,公司负责收购、加工、销售,打造完整产业链。

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小茴香,采收期企业还吸收200余名村民从事采摘等农活,人均每天收入300余元。此外,公司每年向村委会支付农用机械使用费、晒场租赁费6.5万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我们种植的小茴香色泽翠绿、籽粒饱满、香味纯正,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20年申请注册了‘开都’牌小茴香原产地证明商标。借助品牌影响力,小茴香远销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因此焉耆县也有‘中国小茴香之乡’的称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红志介绍道。


查看蜂箱

通过企业的运营,新居户村小茴香品牌效益凸显、市场价格稳定,加之销售渠道畅通,吸引150余名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小茴香5800亩,小茴香和玉米套种4200亩。

每到小茴香开花的季节,田中蜂群飞舞。工作队联系县农技人员指导培训,引导有40余年养蜂经验的村民莫中亮,把蜂箱搬到茴香地中进行授粉、采蜜。小茴香花蜂蜜在改善肠胃消化、增强免疫力方面具有特殊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莫中亮顺势在新居户村经营茴香花蜂蜜专卖店,如今已成为周边闻名的养蜂专业户。

为带动其他蜂农抱团发展,在工作队的引导下,莫中亮成立新居户村茴香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打造两个蜜蜂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与14户蜂农签订回购协议,户均年收入4万元。

“往年我需要带着蜂箱到150多公里外的地方釆蜜,路途远、成本高,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采蜜,不仅方便效益还高,一年下来有15万元的收入。”莫中亮高兴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今后,我们将探索小茴香深加工,挖掘新的利益增长点,提高附加值,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治豪自信地说。(巴州“访惠聚”办公室 乔冠华、马青燕 供稿)

小茴香带动大产业-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