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发展拓宽强村富民路

日期:2023-08-21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走进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卡西比西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工作队员、村干部和村民正在采摘、晾晒黑木耳,一派繁忙景象。看着肥嘟嘟的黑木耳铺满晒床,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卡西比西村人均耕地少,种植传统农作物和经营杏园为主要经济来源,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乏力。县农技推广中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突出支部引领、产业带动、多元发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卡西比西村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村镇”“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1年,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种植黑木耳投资少、易管理、效益高,农户庭院也可搭建小拱棚种植,便组织村干部、致富能手等6人前往阿克苏市观摩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


村民采摘黑木耳

目标既定,说干就干。工作队和村“两委”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97万元,引导3户村民流转土地11亩打造黑木耳种植基地,建设拱棚20座、晾晒棚1座、包装车间1间。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艾合麦提·伊米尔成立帮农之星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运营管理,吸纳21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踏上了特色种植致富路。

合作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种植初期,面对合作社缺少菌棒购买渠道、种植经验不足等问题,在派出单位的协调下,工作队联系陕西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购买菌棒6.2万棒,聘请1名技术员蹲点基地指导种植技术。此外,选派2名农业技术过硬的工作队员担任助教和协管员,帮助社员掌握种植技术。

“我在基地负责菌棒养护和温湿度调控,能学习种植技术,还能照顾家里,一年下来有6万元的收入呢!”社员帕提古丽·麦麦提开心地说。

帕提古丽将自家5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并在合作社从事大棚管理工作。在她眼里,小木耳就是增收致富花。在她和同伴们的精心管护下,当年黑木耳喜获丰收。她采了几朵拿回家,和家人共同分享丰收喜悦。

2022年,合作社加工干木耳4吨、销售额4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目前,合作社吸纳21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2500元。带动25名村民季节性务工,日均收入150元。

黑木耳种植的成功经验,打开了工作队和村“两委”借助1800亩林果资源优势壮大村级产业的思路,建酒厂、杏子烘干基地的想法应运而生。

2022年,工作队和村“两委”引进新疆百果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村里,租赁村集体闲置厂房建成酒厂,生产桑葚酒、香梨酒等果酒。酒厂吸纳5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3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25户种植户与酒厂签订果品购销协议,户均增收1.2万元。


生产果酒

“酒厂收购各类水果,我们不用为销售问题发愁了。以前掉落满地的桑葚,现在成了酿酒的宝贝,我家院子里8棵桑葚树结的桑葚卖了2000元。”家住酒厂附近的艾萨·穆萨,逢人就要夸几句,“发展产业,让我们在家门口踏上了致富路”。

与酒厂一墙之隔的杏子烘干基地同样生意红火,12座烘干房满负荷运转。

村里的晚熟杏价格低,工作队和村“两委”看准杏干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耐储存的优势,引导致富带头人乃斯尔丁·喀斯木承包周边村的12座可移动式烘干房,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杏子烘干基地。工作队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烘干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并联系县杏子协会统一销售杏干。

今年以来,基地加工、销售杏干25吨,吸纳15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元。32户杏农户均增收2.5万元,相比出售鲜杏收入提高60%,晚熟杏带来大收益。

“我家5亩晚熟杏全部加工成了杏干,基地只收取加工费,还帮助统一销售,服务真是没得说,今年增收5000元。”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的杏农艾合买提·麦麦提满脸喜色。

多元产业发展模式在卡西比西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队和村“两委”又将水产养殖、乡村休闲游等项目列入发展规划并积极推进,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巴州“访惠聚”办公室任丽萍、井磊供稿)

多元发展拓宽强村富民路-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