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学习与交流
  5. 详情

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与重要启示

日期:2023-11-17
来源:刘良军
【字体:

【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

以史为镜,可以明兴替。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回望改革开放历程,完全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重要法宝。尤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意味着越是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越需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改革最先从农村发起,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不仅成效明显、成就显著,而且积累了诸多成功的历史经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值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建设农业强国,进而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国家现代化、以建设农业强国助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很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进行系统性总结,进而为今天励精图治,继续努力奋斗、奋发有为提供有益借鉴、重要启示。

一、农村改革成效明显、成就显著

(一)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尤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5年前,农村改革的起因正缘于生产力不发达,农民群众连吃饭都成问题,遑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践证明,正是从发展生产力破题,在农村搞分田到户,施行承包责任制,才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尤其始终坚持中国人的饭碗必须主要装“中国粮”,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迄今已经创造了粮食生产连续19年丰收的奇迹,基本实现谷物自给、口粮安全,持续满足十四亿多人民的吃饭需求。

(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新格局初步形成。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基本问题,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大而不强,农民群众增收困难,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追根溯源皆与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此,深化农村改革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着力变农业第一产业为“第六产业”,努力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引导更多资源下沉农村,不断发掘农业多元价值、开发乡村多重功能,使农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更为合理、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愈发推动农业产业体系韧性强、市场竞争能力强。

(三)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购买力极大增强,使农村消费市场日渐成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主阵地。小康不小康,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村改革的成败,最终要靠亿万农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切实改善来判断,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亿万农民就地过上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致相当的物质文化生活。实践中无论是最初鼓励农民外出务工,还是新时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无论是最初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还是新时代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亿万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家庭财富不断累积。尤其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随着农民购买力与时俱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推动农村消费市场日渐成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支撑,进而为新时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

(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确保农村安定有序、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满足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即与农村稳定密不可分。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治理逐渐走出了一条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的新路子,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如自治强调农民群众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做到有事好商量、有事能商量、有事多商量;法治强调发挥法律固根基、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动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使法治成为人们的内心自觉和行为遵从;德治强调道德的教化、引领、塑造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农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争做合格公民、时代新人。

(五)乡村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协同共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展现新图景。诚然,农村改革初期,简单倾向于物质文明建设,既出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相适应的现象,也导致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损害。随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成为农民群众的共识,乡村建设日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尤其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农村改革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协调,于乡村建设中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系统规划生产格局、生活空间,划出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节约集约为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保护乡村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生态功能,使广袤乡村展现各具特色、生态宜居的优美图景。

(六)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从“田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到“给线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仅由农村党组织建设一域,就能发现农村改革绝非零敲碎打,而是不折不扣的“动真格”,是实实在在的“第二次革命”。事实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之所以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沿着党所擘画的蓝图稳中求进、行稳致远,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建引领作用功不可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从初始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无力,到今天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提升,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头羊、排头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也由此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书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二、农村改革积累诸多成功历史经验

(一)坚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让农民群众大胆试、勇敢闯,尽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幸福美好生活,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彼时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集体按“血手印”,到以集体之力兴办村社企业、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到新时代以来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自发地进行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同时创造性地组建专业生产合作社,主动成立涉农企业等等,正是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及时把基层探索出来的成功做法、成熟经验上升到顶层设计,于更广范围进行推广、实践,才推动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让其有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方法手段,本质上是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同时,也只有让群众在改革进程中得实惠,有获得感、幸福感,群众才会理解、支持、参与改革,使改革真正成为“关键一招”“必由之路”“重要法宝”。回首农村改革,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改革为了农民群众、改革依靠农民群众、改革成果由农民群众共享。无论是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还是提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求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亦或协同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仔细分析都属于“万变不离其宗”,为的就是让亿万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能够与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坚持系统观念,始终做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体解决,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共同推进。45年弹指一挥间,不断推动农村改革,着力解决“三农”老大难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是重要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力保证农业农村发展不偏不倚、整体推进。如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的改进,从强调农民群众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户一人掉队,到全面解决幼、学、劳、住、老、病、弱等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从新时代以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今天推进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重点的乡村全面振兴,系统观念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确保农村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呼应、相吻合。即使人口规模巨大,也必须实现包括农民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系统观念,让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不断有新作为、新气象,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既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又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农村改革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改革,而必须坚持城乡整体联动,把农村改革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化战略布局中前瞻考虑、长远谋划。农村改革成绩斐然、成就显著,就是因为始终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深刻认识到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而言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基于此,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一再强调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具体落实到实践层面上,就是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更加注重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把农业农村的活力、动力、潜力激发出来,调动起来。

(五)坚持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百年党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领导是百年党史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样也是农村改革取得历史成就、发生历史巨变的制胜秘诀。45年来正是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保证农村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强基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斗堡垒,有力保证党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彰显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蹄急步稳,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协同共进。

三、农村改革之于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要求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农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由此回顾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农村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绝非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为了新征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再出发,把农业强国建设的蓝图化作可见可感可触摸的生动现实。具体而言,45年农村改革之于农业强国建设当有如下重要启示。

(一)坚持党管农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始终,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管农村,一如既往地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村看村、户比户,群众看的是党员干部”,要求重心进一步向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贯彻党的领导、落实党的部署、执行党的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成为农民群众可以信任、能够信赖的“主心骨”。要坚持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准选好、管好用好;要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能力,推动其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中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农村改革为的是亿万农民群众,建设农业强国同样为的是亿万农民群众。因此要把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贯彻落实于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农业强国的全过程各方面诸环节,确保亿万农民群众既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民生连着民心,守住民心关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梳理当前影响、制约农村民生的难点、痛点、堵点,以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抓手,持之以恒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不断调动、激发其投身农业强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顽强奋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

(三)坚持守正创新。一定程度上,一部农村改革史,就是一部农业农村发展的守正创新史。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要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必须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阔步前进,做到立场不变、方向不变、道路不变的基础上,持续积极探索,把创新作为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第一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立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方面创新,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四)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回望历史,45年前农村改革正因问题而起,同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日渐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毋庸置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问题只会多,不会少,既有历史遗留问题要处理,又有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要应对,假若对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迟滞、甚至阻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葆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思维、问题导向,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基点,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牢牢把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动权。要深入研究问题,善于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从而赢得群众、赢得未来,汇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五)坚持底线思维。回溯农村改革,底线思维始终是推动改革从最坏处作打算,向最好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重要思维,因此也应该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遵循,必须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填洼地,实现各方面平衡、协调发展。如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个大事,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必须审慎稳妥推进。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其中体现的底线思维一目了然;又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必须坚决守住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必须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同样是坚持底线思维的鲜明体现。坚持底线思维,把该守的底线守住、守严实,才能既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又推进亿万农民群众共享、畅享现代化成果。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教授)

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与重要启示-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