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绽放“致富花”

——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柯坪县税务局、医保局驻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工作队

日期:2022-11-21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以前牛羊饲草料大部分都要从临近县市购买,价格高不说,还经常买不上。现在村里有了‘水培牧草’种植基地,再也不用担心饲草料的问题了,今年我准备再养200只羊。”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养殖大户艾合买提·胡都尤木高兴地说。

艾合买提口中的“水培牧草”种植基地,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柯坪县税务局、医保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2021年初引进的牧草项目。近年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在推进强村富民上持续用力,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就业、优化基层治理,带领村民走上一条“产业兴旺、群众富裕、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路。


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是传统的畜牧村,牛羊养殖是村民增收主渠道。但因土地盐碱化严重,饲草料产出低。为打破“瓶颈”,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援疆资金100万元,引进阿克苏地区疆牧草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占地2280平方米的牧草种植基地,引进高新技术,通过“立体式”“水培式”等方法种植牧草,当年便试种成功。

“无土栽培牧草具有适口性好、利于吸收等特点,生长周期仅需7天,亩产可达300公斤,不仅可以满足全村牧草供应,还能销往周边……”种植基地负责人刘渊说道。如今,全村羊存栏量已从4600只增加至6000只,户均月增收3500元,村里的两家牛羊养殖合作社年均收入30万元。

“水培牧草”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一技在手”让村民增收更有底气。一次入户走访,村民那依提·卡地尔向来访的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反映了想外出务工却没有特长的现状。

工作队和村“两委”立即行动,成立就业摸排小分队,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宣讲,摸清有就业想法人员底数,并根据村民培训需求,邀请县技工学校、企业技术骨干等20余名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到村开展烹饪、建筑、纺织、手工艺品制作等培训12场次。

那依提就是其中学员之一,因勤奋好学,他的烹饪培训成绩名列前茅。培训结束后,工作队将他推荐到县城一家餐厅务工。“感谢工作队的帮助,现在我每个月能挣5000多元。”那依提高兴地说。

村里通过技能培训顺利实现就业的还有130余人,在工作队的推荐下,他们分别在县园区企业,从事产品销售、服装加工、建筑装潢等工作,月均收入3000元;100余名村民在县城周边通过开店、摆摊自主创业,人均年收入超4.5万元。

就业增收村民乐,法治春风吹万家。为增强村民法治观念,增强自我管理意识,20219月,工作队与村“两委”将有威望的“四老人员”“法律明白人”卡地尔·买买提家作为法律调解室,主要承接法律援助、法律宣讲、困难诉求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形成“民事民办、民事民治”新格局。

这样的法律调解室村里还有5家,分布在每个村民小组。“以前不太懂法律知识,有了纠纷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在我家旁边就有了调解室,不仅能够说事讲理,还能学习法律知识。”村民如孜古丽·尼亚孜说道。

村里的法律调解室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处理矛盾纠纷140余起,开展法律援助80余次,培养“法律明白人”13名。法治精神在村里落叶生根、开花结果。


如今的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产业发展旺,增收渠道宽,治理体系好,村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越来越强。“我们将从产业发展壮大、引导就业创业、优化治理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笑容多起来。”第一书记唐小丰说。(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徐秀芳、钟阳峰、潘浩田 供稿)

振兴“香”村路

——记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驻和田市伊里其乡亚甫拉克村工作队

漫步在和田市伊里其乡亚甫拉克村,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寻香望去,千亩玫瑰花海映入眼帘,争奇斗艳、花香四溢。

近年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驻村工作队在建强基层组织、实施庭院改造、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文明乡风上精准施策,引领村民大规模种植大马士革玫瑰花,亚甫拉克村新型农业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对民政工作的流程更熟悉了,相关政策及法律知识掌握的全面了,在解决邻里纠纷、困难诉求时更加得心应手。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债务类纠纷29例,涉及金额30余万元,身边的群众都来找我办事了。”村干部图尔荪托合提·玉荪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村“两委”为民办实事服务效能,工作队通过“一对一”帮、“压责任”促、“手把手”教、“不定期”评、“用示范”带、“严制度”领等六步帮带法,提高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

工作队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拿出专项资金帮助13名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开展学历教育提升,锻造乡村振兴“头雁”队伍。

在坚强的组织保障下,工作队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区分离,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850万余元,升级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搭建葡萄长廊2.4公里,铺设天然气管道20公里,种植冬青4千余棵。

“自从今年开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后,我们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通了天然气、下水,生活便利多了,我自己也拿出1.5万元装修房屋,生活质量提高了。”提到村里的变化,“四老人员”伊斯拉木·奥布力喀斯木深有感触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工作队和村“两委”为了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在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亚甫拉克村种植大马士革玫瑰花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种植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工作队与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定期邀请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特色种植培训,培养种植能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村民累计种植玫瑰花1090亩。

“感谢工作队购置的冻干机,今年玫瑰花产值较去年翻了一番,一公斤干花可以卖到150元,亩产收入超过3500元。”村民罕柯孜·艾力高兴地说。

随着亚甫拉克村玫瑰产业蓬勃发展,更多投资商寻香而来。入驻和田市民族特色产业园区的艾穆杜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生产加工果酱已有5年,年产值近百万元。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工作队协同村“两委”班子组织升级改造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六点半”课堂、乡村影院、养老助餐点、足球场及活动广场,促进亚甫拉克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工作队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六点半课堂”,将课堂向课外延伸,通过组织学习三字经、观看红色电影、学写毛笔字等系列活动,将新时代良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让小手拉大手,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现在放暑假了,做作业时遇到的难题在小课堂上都可以解决,这里的老师会耐心教导我,而且在这里还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一起学习、看电影、做游戏,我很喜欢这里。”六年级学生麦尔哈巴·阿卜杜开比尔说。

今年以来,工作队和村“两委”联合举办“六点半课堂”80余场,参与学生2000余人次,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增强了群众对工作队的认同感。

如今的亚甫拉克村,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我们将一如既往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组织丰富文娱活动,‘精准滴灌’,激发群众庭院改造主观能动性,鼓励种植玫瑰花,打造‘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大有可为,致富路上玫瑰‘香’伴。”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华宁说。

盐碱地绽放“致富花”-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