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清理铲车坏了,我联系了修理工,麻烦张师傅去路口接一下”“食槽里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值班人员要注意细节”“下午越冬的饲草料就拉来了,要提前组织工人搬进仓库”……连日来,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哈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曾志祥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但一想到村民收入增加了,他的干劲更足了。
畜牧业是哈克村的支柱产业。以前,村民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养殖规模小、效益低。驻村以来,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谋划畜牧业发展方向、分析发展短板,确定以公司化、专业化、产业化为方向,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克拉玛依市风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克拉玛依市风城禾町公司,按照“村集体+公司+农户”运营模式,激活畜牧业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邀请畜牧技术员到村授课、选派村民外出学习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养殖专业化水平。得益于工作队实行的能人培养措施,累计培养“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等本土人才200余人。
发展养殖业
27岁的白克苏荣因养殖经验丰富、具有管理经验,主动报名参加了农村职业经纪人培训班,结业后通过公开竞聘,被克拉玛依市风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聘为职业经理。工作期间,凭借多年积累的养殖和管理经验,他把养殖业搞的风生水起,公司养殖的褐牛、西门塔尔牛、黑头杜泊羊(多胎羊)存栏量增至600余头,带动养殖户养殖牲畜1800余头。他还不忘带动村民就业,吸收20余名村民到企业务工,人均月收入4500元。自此,白克苏荣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劳务经纪人。
2018年,乌尔禾区打造以“西部乌镇”项目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了让村民搭上乡村旅游“顺风车”、享受发展旅游的巨大红利,工作队结合村情,帮助村民拟定分红、宅基地租赁等协议;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协议内容,挨家挨户给村民讲政策、做工作,引导600余名村民盘活闲置土地和房屋,通过入股“西部乌镇”项目获得分红,2021年户均分红5500元。
工作队申请100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依托“西部乌镇”项目成立克拉玛依市隐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高端精品民宿144间,提供保安、后勤服务、摆渡车司机等岗位,150余名村民在景区实现就业。工作队还积极对接克拉玛依金龙国民村镇银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村民申请小额免息贷款,带动20名村民在“西部乌镇”旅游区自主创业。
“这几年村子变化可大了!大家都住进了干净宽敞的新楼房,钱包越来越鼓,日子一年过得比一年好!”村民乌兰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动情地说。
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老戴说法”等载体,面向村民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完善村民自治、决策议事、民主管理监督等制度。推行 “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 的“四诊疗法”,邀请威望较高的“四老”人员担任调解员,打造“法官工作室”,做到小纠纷及时调、一般纠纷就近调、复杂纠纷邀请调、重大纠纷联合调,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件。
与此同时,工作队与村“两委”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从参加农牧民夜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文体活动等方面给予赋分,村民凭借积分到“党建积分超市”兑换奖品,有效提升了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2021年,哈克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哈克村党支部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茶艺培训
俯瞰村庄,一幢幢崭新的村民住宅鳞次栉比,成群的牛羊在专业合作社里茁壮生长。“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让我们倍受鼓舞。我将和村‘两委’延伸旅游产业链,打响‘风城’‘牧业’等本土品牌,促进农旅融合,帮助各族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幸福洋溢的笑脸,就是曾志祥心中最美好的画面。
(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办公室 刘春芳、张晓洁、刘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