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托里县聚焦基层治理工作重点,积极探索“三三”强基工作法,提升社区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水平,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强化“三项举措”,推动社区群众自我管理。强化党建引领,建好用好共驻共建协议书,服务资源、居民需求、民生项目、责任落实清单的“一书四单”制度,推进各成员单位互联互通互动,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机制,形成“居民吹哨、物业报到、支部联动”的工作局面。强化阵地建设,坚持为民、亲民、便民,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建成集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个功能室为一体的“石榴籽家园”,错时开放棋牌室、舞蹈室、书画室、“红领巾小课堂”等活动场所,为服务群众提供阵地保障,实现“服务功能最大化,办公功能最小化”。
建强“三支队伍”,推动社区群众自我服务。建强“三支队伍”,推动社区群众自我服务。建强党员先锋队,做实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机制,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常态化到社区报到,推动全县在职党员常态化到社区联系群众,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领推动党员、干部参与文明创城、环境整治等工作。建强志愿服务队,建立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组建医疗、卫生整治、法律宣讲等志愿服务队,在职党员常态化开展微服务、上好微党课、点亮微心愿、实施微行动,“实打实”服务群众,温暖人心。建强网格工作队,优化调整、动态更新楼栋长、单元长等网格工作力量,及时掌握邻里情况、反映邻里诉求、化解邻里矛盾。
强化“三个平台”,推动社区群众自我教育。搭建“三个平台”,推动社区群众自我教育。搭建邻里学习平台,依托“中心课堂”、农牧民夜校、毡房党校等平台,常态化抓好农牧民国通语学习工作,定期开展“微课堂”、“微宣讲”。搭建邻里交流平台,坚持把“向群众讲”与“群众自己谈”结合起来,围绕身边榜样故事等话题开展座谈交流300余场次,分享感党恩心得体会,推动党员干部群众自发算好惠民账,聊身边变化,讲致富故事,晒幸福生活,谈组织关怀,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搭建邻里榜样平台,在群众、党员、离任干部、社会成功人士中,广泛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榜样选树活动,评选致富能手、最美乡贤、好儿媳、好公婆等800余名先进榜样,营造崇尚典型、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